温州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约35%初中生有抑郁情绪,10%至少考虑过一次自杀—— 温州各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把脉” 张晨
张晨报道 近日,温州市共青团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专家开展面对面活动,在座谈中提出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议案(建议)、提案等,以递交市“两会”讨论、审议。其中,一份温州市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报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抽样调查显示,约35%的初中生有抑郁情绪,表现为感到苦闷,感到前途无希望,经常责备自己,无精打采等,10%的学生至少考虑过一次自杀。如何构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峻 据悉,此次抽样调查选取温州市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学生共1400人,实际有效问卷为1120份,问卷有效率为85.49%。调查根据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定,其中60%的被调查学生心理无异常,30%属轻度异常,10%属中度或重度异常。 据温州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陈庆健副教授介绍,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10个分量表组成: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 “35%的被调查学生或多或少有抑郁情绪。”陈庆健指出,如果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会有自杀的风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10%的被调查学生至少考虑过一次自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依然严峻。 建议多在社区办家长学校 对此,现场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室等,但多数还是流于形式。在他们看来,学校毕竟还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最重要的还是靠家庭教育。 “我建议多在社区里办一些家长学校,这很有必要。”温州技师学院心理咨询师陈占国老师以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依据,提出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先从提高家长素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着手,同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定期举办一些心理教育活动。 “教育到今天为止,不仅仅是教学生多少知识,我也在考虑我们学校还能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市人大代表、温州十七中校长杨成风说道,家庭教育需要方方面面的人去共同思考这个问题。他们从1992年就开始创办家庭学校,效果很明显。此外,提高老师的心理素养,也是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 孩子可去做义工换取心理咨询机会 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团市委权益部负责人介绍了团市委推出的“心航计划”。该项目提供集心理工作室、专业人士、志愿者于一体的心理援助公益项目。项目通过团队心理辅导、个案跟进、危机心理干预辅导、心理志愿者培训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在经历困境、挫折时能正确面对人生的困惑,健康成长。 “心航计划”目前共有温州医科大学心理工作室、温州大学心理工作室、温州技师学院心理工作室、远大心理工作室、慧泉心理工作室等5家专业心理工作室。会上,团市委希望更多专业心理工作室能够加入心理援助的队伍。 事实上,“心航计划”的推出有其现实意义。据了解,有效的心理咨询一般要进行多次,且收费较高。政府的心理援助服务,可以解决一部分家庭的负担。 此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陈占国建议,心理上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去社区做义工,累积一定服务时间后,可换取心理咨询的机会。 市政协委员、温州大学团委书记杨立淮则建议,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分时段、分课程细化。从小学到大学,在不同的年级段,都应该有各自的教育侧重点。 温州市政协委员,鹿城区委常委、区公安分局局长金国平,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角度着手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乎他是否会走向犯罪的边缘。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确定一个主体管理单位,明确权责分工,能更好地将大家的意见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