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新办(2003)12号 2008年6月19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2008年6月19日> 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范跑跑”试教三个月被“杭外”扫地出门
记者 冯伟祥

  有“范跑跑”之称的范美忠,曾经在杭州外国语学校以“试教”的形式“教书育人”三个月。期满后,范美忠未能被继续留在这所浙江省教育厅直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任教。
    6月16日,记者来到该校进行采访,试图了解范美忠的一些轨迹,以寻找他在这次大地震中招致铺天盖地非议的言行的答案。
    据了解,2002年9月,经杭州外国语学校一名老师等的介绍,范美忠来到了“杭外”。当时,学校领导看了范美忠的简历,鉴于其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考虑到学校里研究生不多,有点心动,就同意先由其试教三个月,再决定是否聘请其正式任教。
    范美忠教的是高中一年级的语文。大约过了两个月,学校领导听到有关范美忠讲课的一些不好反映,引起了重视。随后,有关老师去听课。“我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前往教室,结果大吃一惊,我人还没有到教室,只听见里面在放摇滚乐。走到门口,只见范美忠趴在桌子上,有学生进进出出,有学生呼呼大睡,有学生在发短消息,有学生在做作业,……。见我进去,范美忠说上课,写了两个摇滚乐歌星的名字,很快就下课了。”
    后来,有老师又去听课了。“这次,范美忠是从网上下载了一首诗人海子的诗。他分发给学生们,要他们朗读:男的读,女的读,这组读,那组读。这首诗格调阴暗,主题是崇尚叛逆、崇尚死亡,宣泄对社会的不满。”这位老师回忆说。
    据记者了解,海子原名查海生。1983年,海子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有老师回忆说,范美忠有叛逆心态,崇尚西方的那一套,在学生们面前讲课时的言论经常出轨。
    后来,有人在一次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参加的行政会议上提出,范美忠功底是有的,但是教书是绝对不行的,建议安排他去图书室比较合适,否则会带坏学生们的。
    据有的老师回忆,范美忠非常另类,生活中不洗澡,不刷牙,白天上课完了就去睡觉,晚上则不睡觉,在宿舍里经常播放摇滚乐,震天响,影响了别人的休息,一些教师为此向学校领导投诉。
    让学校领导难以接受的是,范美忠从来不按照课本教,从来不布置作业。学校领导为此好言劝过他,“他置若罔闻。”
    “在我的眼里,范美忠不会教书,只会害人。他迷惑了一批学生。他走了以后,一些学生联名写信,说他是个好老师如何如何。事后据了解,那些学生是受范美忠的鼓动的。”该校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评价范美忠。
    范美忠当时教的是高一年级。“学生们刚刚从初中升上来,很纯洁,也很天真,可塑性比较强,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当时我就说,范美忠不能当教师,否则不利于学生成长,要教坏学生,要害人的。”“就好像把脏水泼到白布上,一经污染,很难洗干净。”“教师也有不痛快的时候,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毕竟面对这么多的学生。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在采访中,记者听到如上反映。
    据记者了解,范美忠在学生们面前的言论很放肆。“他非常高傲,经常口出狂言,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全盘否定,吹嘘说要亲手培养大师级的人物。”
    范美忠时常会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其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校方所不接受。很多家长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这个“范老师”教坏,纷纷向学校投诉,甚至要求孩子换班。这也导致学校当时停过范美忠几堂课。最后,“试教”期满的范美忠,被“杭外”“扫地出门”。
    “对于当初把他请出门外,我感到很欣慰。如果高中的三年都是他任教,对学生们、对学校造成的麻烦不知道有多大。”“杭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如果换了我,大地震来临的一刹那,毫无疑问会大喊同学们快跑,自己最后跑。这是一种本能。相信99.9%的老师都会这样做。”该校一位老教师告诉记者。
    “希望范美忠认真反思,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不要再跑偏人生的轨道。”采访中,一些老师这样说。
  ■相关报道详见今日第6版


    
   © 浙江工人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或复制内容